硕士研究生
研究生思政理论课教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s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课程编号: 1801002

课程类别:通识基础课

课程负责人:张秀荣

 

总学时:64   教学时数:64

一、课程教学目的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通过学习,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对完成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的重要性;增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分析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阶段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二、课程教学与实践的基本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总64学时

导论 2学时,了解

  《导论》是本课程的开篇,起着开宗明义、勾画全局、指明方向的作用。(问题域)

  一、 开设本门课程的重要意义

  二、本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和逻辑关系

  三、本门课程的学习方法(包括考试等方法)

第一专题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4学时,掌握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

  二、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三、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四、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二专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4学时,了解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第三专题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2学时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及其历史经验#

  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四专题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2学时,了解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与教训

  三、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辩证关系

课内实践1:《走近毛泽东》 8学时

  认识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贡献;

  实践形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下的准备,课上进行PPT展示,教师点评。

第五专题 邓小平理论 2学时,了解(网络学习)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第六专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学时,了解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七专题 科学发展观 2学时,掌握

  一、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条件

  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三、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第八专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4学时,

    一、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九专题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2学时,了解

  一、为什么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实现中国梦的战略安排

第十专题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8学时,掌握

  一、布局之一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二、布局之二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三、布局之三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四、布局之四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五、布局之五是建设美丽中国

第十一专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6学时,掌握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全面深化改革

  三、全面依法治国

  四、全面从严治党

第十二专题: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4学时,了解

  一、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二、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第十三专题: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4学时,掌握

  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十四专题: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4学时,掌握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历史与现实逻辑

  二、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课内实践2:《走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8学时

  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开专题研究;

  实践形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下的准备,课上进行PPT展示,教师点评。

三、课外实践性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课余时间进行

  课外实践:着重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外实践的特色是“三结合”: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课程内容与北京地理文化特色相结合;课程内容与学校特色及历史文化相结合。

社会实践手段

实践范围

实践内容(题目附后)

实地访谈、参观、考察

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新成果与中国现代化建设

实地访谈、参观、考察

课程内容与北京红色文化、社会发展实践相结合

 

北京市社会发展问题调查

访谈、资料挖掘

课程内容与学校特色及历史文化相结合

地质精神与地苑之子

  课外实践的手段:实地访谈、参观、考察

  以各班级小组为单位,一般每个班级分四个小组,进行选题和路线规划,由授课老师进行指导,并进行经费的预算,获得批准后,由学生自行安排,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课外实践的成果形式:调研报告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及分工

  本课程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密切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为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基本原理来分析中国问题奠定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是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选择了改革开放,同时使学生知道只有马克思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在前两门课的基础上讲述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和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五、教学方式

  1.课堂讲授;2.课内实践;3.网络自学;4. 教学实践

六、成绩评定办法

  1.考核内容及目标:考察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本内容的掌握情况,考察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考察学生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国内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

  2.考核方式:平时测验10分,(2次,每次5分),网络学习测验30分,课内实践(PPT展示2次,20分),期末闭卷考试,40分

七、教材及教参,中外文核心期刊名称

  (一)教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5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二)阅读书目:

  1.《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4、1993年版。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

  4.《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6.相关杂志

 

                                                   大纲撰写人:魏志奇

                                                   大纲审阅人:张秀荣

                                                   学科负责人:张秀荣

                                                   学院负责人: 杨峻岭

                                                   制订日期:2019年5月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课程大纲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

学    时:16

学    分:1

上课时间:春季

大纲编写人:王燕晓        职称:副教授

主讲人及职称:王燕晓副教授

主要内容简介

  本课程是为全校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一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课程。该课程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观察和分析社会历史以及现实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核心,结合社会科学研究中具体的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以及观察法等,并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研究结合,进行深入学习,指导学生确立正确的科学研究的立场,培养硕士研究生运用科学方法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能力。

授课章节:

序号

教学内容

授课方式

课时

1

第一讲 绪论

讲授+练习

4

2

第二讲: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讲授+练习

4

3

第三讲:社会科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一)

讲授+练习

4

4

第四讲:社会科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二)

讲授、考试

4

 

 

 

 

 

  

考核方式:随堂考试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50%,具体包括(考勤10%,2次作业,每次20%),期末占50%。

主要参考书目及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991.

  3.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991.

  4.林聚任,刘玉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5.《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选修对象:全校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