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持续打造的思想政治建设优质课程《生动中国》第四期在教1楼408开讲。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白中科,以《山水乡愁——国土空间治理与美丽中国建设》为题,为在场师生带来一场精彩分享。本讲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邹士享教授主持。
白中科教授以“山水乡愁”这一承载民族情感的文化符号为切入点,从文字含义、文学艺术、特定文化背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现代语境五个维度系统阐释,清晰梳理其内涵与外延的历史演变脉络,让在场师生深刻领会到概念背后深厚的文化基因与时代价值。基于文化解读的铺垫,他自然过渡至生态治理核心议题,结合我国复杂地理结构、多样资源禀赋及人类经济活动特点,层层剖析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让理论扎根现实。通过典型案例与自身提出的“五元共轭论”,他生动诠释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的实践路径,并进一步将视野拓展至全球,阐释“中国美丽,世界才会更美丽”的深层意涵,构建起从文化认知到治理实践再到全球意义的完整框架。
课程尾声,白中科教授还分享了自己四十年来深耕生态修复领域的实践经历与学术感悟,从山西朔州矿区复垦的艰辛探索到各地生态修复工程的创新实践,用真实案例传递了对国土空间治理的责任担当。现场师生专注聆听,互动热烈。
课程结束后,邹士享教授作总结发言。他表示,白中科教授的分享横跨文化、生态、科技等多个领域,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让师生们深刻认识到国土空间治理与美丽中国建设的紧密关联,以及生态修复背后的文化内涵与人文情怀。他勉励同学们牢记生态责任,将所学知识与国家需求相结合,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