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思修党支部、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到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开展联学联建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2025年11月12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思修党支部、研究生第三党支部与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研究室党支部联合召开了“深化法治教育 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主题座谈会。三方以党支部联学联建为纽带,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刑事司法学术研究交流平台,共同探讨大学生法治教育创新路径,为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筑牢法治防线。




1



2




座谈会由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研究室党支部宣传委员叶勇豪同志主持。他代表研究室党支部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本次联学联建旨在通过校所深度交流、优势互补,破解大学生法治教育中的难点与痛点,共同守护青年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




3




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思修党支部书记陶塑介绍了支部建设的基本情况及本次联建活动的主要目标。她表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是高校法治教育的核心阵地,肩负着培育法治观念、筑牢思想防线的重要使命。此次与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党支部共建,旨在针对大学生的成长特点与实际需求,探索法治教育的创新形式,提升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主题发言环节,三方代表围绕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4




思修党支部宣传委员、思修教研室主任卢焕华介绍了学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法治教育中的实践经验,提出以“三位一体”模式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她同时指出,当前教学中仍存在案例时代性不强、资源专业度不足等问题,建议通过与研究所联合科研、专家进校园等方式深化合作。




5




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党员王梦真从青年视角分享了大学生对法治教育的真实需求。她认为,大学生普遍关注网络安全与就业权益等贴近生活的法治议题,建议通过模块化教学与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增强教学吸引力,让法治教育更具时代温度与传播力。

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的党员同志们则带来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专题分享。




6




陈宝友同志以近年来高发的“帮信罪”为切入点,结合详实的案例与数据,深入分析了青年学生陷入违法犯罪的根源,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防范对策。




7




贾晓文同志结合多年研究经验指出,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预防犯罪教育尤为重要。他建议高校优化法治教育内容,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和侥幸心理,强化防范意识,并通过情景式、针对性教学及教师专业化培训,提高法治教育实效。




8




叶勇豪同志聚焦青少年药物滥用问题,分析了新型毒品成瘾的影响因素和机制,提出通过场景化教学、家庭监督与心理干预等手段构建多元防控体系。




9  10




在自由讨论环节,思修教研室王燕晓、李婧琳两位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分享了经验与困惑。王燕晓老师提出,在有限课时内如何有效传递法治观念是当前教学的难点;李婧琳老师则介绍了自身在课堂中融入案例式教学的探索。与会专家逐一回应,并与教师代表进行了热烈交流,成果丰硕。

座谈会最后,预防犯罪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张志明代表研究所向思修党支部赠送了书籍。双方就深化后续合作达成共识,提出建立定期交流机制、联合申报科研项目、推进“专家进校园”等举措,持续深化校所协同,打造法治教育共同体。




11




此次党支部联学联建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家司法研究机构协同育人的一次创新实践。通过教师党支部、科研机构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的“三方联动”,以联建促共学、以协作促共育,整合优质资源,搭建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相互融合的平台,为高校法治教育创新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大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