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日,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与研究生第三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赴影城集中观看了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志愿军:浴血和平》。本次活动旨在回顾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辈,进一步学习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影片聚焦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后直至签署停战协议期间“边打边谈”的作战历程。前线战斗血火交锋,谈判桌上唇枪舌剑,面对敌人的一再挑衅,中华儿女合力反击,誓要奉陪到底,经过747天的抵死奋战,终于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搏来了期盼已久的和平。观影过程中,大家沉浸在影片所呈现的厚重历史氛围中,深受震撼与教育,感受到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影片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这不仅是一次生动的主题党日活动,更是一次直抵心灵的思想教育。真实的逝去是被遗忘,而历史必须被铭记、被传承。大家一致认为,要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勇于担当、奋发作为。
观后感
观看《志愿军:浴血奋战》,我深刻感受到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和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他们在极端艰苦条件下,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作为新时代党员,我备受鼓舞,将以先辈为榜样,把爱国情、强国志融入实际工作学习中,勇担时代使命。
——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尉悦
“和平在哪里?这个世界真的有和平吗?”这是影片中李晓在孙醒牺牲后,含泪对林队长的提问。看完影片我想说,有和平!我们脚下的土地就是和平!我们现在的和平,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坦言,这份艰辛和伟大实在是难以言表!只能说,硝烟无处不在,以前是现在也是!身为新时代青年,身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学生,更要牢记历史,增强本领,增强对那些破坏祖国和平的举动给予及时回击的本领,坚守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
——研究生第三党支部程铭杨
“也许和平就像一个孩子,它早晚都会跑到你面前……”这是影片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但是和平的背后是志愿军战士们一个又一个英勇无畏的身影,是战士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换来的。那一个个坚毅的面庞,那一双双坚定的眼神,仿佛在诉说着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真诚。战斗场面宏大而激烈,枪林弹雨中,战士们冲锋陷阵,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了守住阵地,他们与敌人展开白刃战;为了保护战友,他们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敌人的枪口,他们的英勇壮举让我热泪盈眶。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铭记历史,善于用理论武器丰富自己,将志愿军精神永远传承下去,抵制虚无主义!
——研究生第三党支部王玺婷
以此次党日活动为契机,我观看了影片《志愿军:浴血和平》。作为系列电影的最终章,围绕着和平究竟以何种代价取得展开,通过“边打边谈”的叙事结构,向我们呈现了那段岁月的复杂与沉重。影片中“和平就像一个小孩子,总归是要走到我们面前来的”这句台词更加让我感受到了和平的宝贵和先辈们为争取和平付出的巨大牺牲。作为新时代青年,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撸起袖子加油干,为中国发展贡献一份青春力量!
——研究生第三党支部乔恩勇
观看了《志愿军:浴血和平》,内心深受震撼。硝烟弥漫的银幕上,用震耳欲聋的炮火声唤醒了一段尘封的民族记忆。影片中,战士们迎着枪林弹雨冲锋的身影,不仅是对历史的还原,更是对“何以和平”这一命题最沉重的回答。镜头穿越战火,让我们看到那些年轻的面孔——他们也曾是儿子、丈夫、父亲,却在国家需要时化身最坚强的战士。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的不只是战线,更是一个民族重新屹立的根基。“浴血和平”,在影片中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诠释。今天的我们,脚踏着他们用生命守护的土地,呼吸着他们用青春换来的和平空气。这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座流动的纪念碑,提醒着我们:和平不是历史的馈赠,而是先辈以血为代价的主动争取。影片最后,看到战场上的我军与敌军因战争的结束引起的欢呼雀跃,深刻的明白,和平是你,我,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
——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尤丽吐孜
电影片尾12位真实志愿军老兵的名字——刘军、侯亚力、李东祥……逐一浮现时,每一个名字都仿佛有了千钧之重,滚烫地烙在我的心上。我们今日触手可及的平凡日常,正是由无数个“黄继光”和他们永远无法拥有的明天换来的。这浴血而来的和平,每一寸都浸透着他们的热血。我们不敢忘,更不敢辜负。
——研究生第一党支部陈睿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