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大优秀网络文化产品供给力度,引导全国广大高校师生积极参与网络文明建设、争做校园好网民,依据上级开展“争做校园好网民,汇聚网络正能量,奋进强国新征程”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的相关要求,我院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相关工作,收到了同学们的优秀作品投稿。现对作品进行展示。
作品(一)
作者:张芳
作品名称:青春.记忆胶片
作品类别:微视频
指导教师:杨梦蝶
作品(二)
作者:张艺琴
作品名称:回溯·回应·回响:新时代赓续民族英雄孙永勤精神的使命担当
作品类别:网络文章
指导教师:李征
回溯·回应·回响:新时代赓续民族英雄孙永勤精神的使命担当
八十年前的燕赵大地,孙永勤高举抗日旗帜,用生命践行“敌不灭,怒不休,头可断,志不屈”的铮铮誓言;八十年后硝烟散去的和平年代,这位民族英雄的不屈壮歌穿透岁月的斑驳仍激荡着中华儿女的心灵。2025年,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八十年风雨兼程,我们从未忘记厚重的英雄底色,新时代砥砺前行,我们更应该担当赓续的使命永不停歇。2025年又是民族英雄孙永勤牺牲90周年,值此之际,“回溯”其浴血奋战的烽火征程,“回应”其英雄精神的时代价值,“回响”其跨越时空的强大精神感召,不仅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生动写照,更是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将其转化为实践行动的必然选择。
回溯:从燕赵义士到民族英雄的精神淬炼
孙永勤出生于原热河省兴隆县孙杖子黄花川,自幼练就一身好武艺,少时便带队迎战土匪,因“有勇有谋、坚强正义”被推选为“保甲长”。1933年热河沦陷,孙永勤目睹家园被践踏、同胞被杀戮,十分愤慨,便集结有志之士成立“民众军”,喊出“天下第一军,均富又济贫”的口号,从最初的20余人壮大为5000余人的“抗日救国军”,从自发组织民众抗战到跟随共产党团结抗日,从智取兴隆县城到激战茅山,从游击战到阵地战,给予敌人沉重打击,展示出非凡的智慧与勇气,直至1935年5月,面对日、伪、蒋三方数倍于己的敌军包围,孙永勤身先士卒、绝不投降、血战到底,体现了“天下兴旺、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不畏强暴、敢于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心系百姓、为民而战的爱民精神。
回溯孙永勤浴血奋战的烽火抗战征程,不仅是中华民族奋起抵抗外敌入侵的英勇篇章,更是民族英雄精神在枪林弹雨中的千锤百炼。从“保家”到“卫国”,孙永勤带领乡亲们消灭伪军警匪汉奸,在敌人收缴笼络时吼出“要粮没有,要命一条”的口号,在劝降信上批下“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鬼”,在弹尽粮绝最后一战中“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呐喊,用质朴的话语表达着最浓烈的爱国情怀,用危难中挺身而出的行动彰显出舍身为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孙永勤组建的“民众军”以简陋的武器(多为大刀、长矛、土枪)对抗装备精良的日伪军,他率部与敌人进行百余次战斗,多次击退敌人的围剿,即使在兵力、装备悬殊的情况下也从未退缩,在部队缺粮、缺弹、伤员增多的绝境中仍坚持作战与敌人展开肉搏,最终壮烈牺牲,彰显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顽强斗争精神;孙永勤爱护百姓,制定“不贪财、不扰民、不奸淫、不投降”的四大军规,没收地主财产分给贫民,打开敌人的粮仓分给群众,广泛发动群众抗日,与民众之间相互依存、紧密团结,彰显了心系百姓的爱民精神。
回应:英雄精神与时代之需求的深刻契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奋斗,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在新时代我们更需要英雄精神,激发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凝聚力量。英雄精神为新时代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资源和强大力量,同时新时代也在赋予英雄精神新的时代内涵,英雄精神与新时代的契合不是“单向度的运动”,而是“精神传统”与“时代内涵”的辩证统一。
新时代需要民族英雄孙永勤精神,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精神内核也正以更加丰富的内涵与之相回应。孙永勤所处的时代爱国需要拿起枪杆保家卫国,新时代的爱国是隐姓埋名攻坚克难为国家事业默默奉献的“两弹一星”元勋、是不忘初心回到乡村“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基层干部、是“立足岗位强国有我”的每一个为国建设奉献力量的平凡的我们,从驱倭复土到强国建设,这些实践与孙永勤的爱国主义情怀一脉相承。孙永勤面对强敌身处绝境仍顽强斗争、宁死不屈,新时代的我们在技术封锁下日夜攻关突破“卡脖子”技术、在恶劣环境中与风沙顽强对抗创造大漠春色的奇迹,今天我们在各种阻碍中迎难而上、不畏艰险,正是孙永勤越挫越勇的斗争精神的当代演绎。孙永勤与百姓共吃一锅粥、同睡一铺炕的民本情怀,新时代的为民是“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共同富裕的实践中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从护民安身到为民谋福,传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爱民精神。
回响:新时代赓续孙永勤精神的实践路径
发挥育人功能,增强孙永勤精神的价值认同。民族英雄孙永勤的精神内涵丰富,是推动全社会坚定信心、凝聚共识重要精神力量,构建“全场景”育人体系,让民族英雄孙永勤的精神“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提高全社会的认同感。学校要将孙永勤的感人事迹作为生动教材,融入思政课教学育人之中,中小学着重从教材、情景剧、实地参观等方式引导学生熟悉历史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校要充分运用各种资源开展跨学科结合、专题讲座、研讨会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学习。同时将孙永勤事迹引入社区治理、党政机关、企业建设各方面,发挥英雄精神的教育引领作用,营造全社会学习孙永勤事迹、传承不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浓烈氛围。
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孙永勤精神的社会影响。整合媒体资源,充分运用数字化传播方式,打造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结合的立体式传播,对象分层次、方式多样化、成果优质化,将孙永勤事迹通过各种类型的绘本、情景剧、在线访谈等方式进行宣传,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孙永勤精神。充分利用爱国教育基地、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平台宣传英雄故事,直观、近距离、沉浸式感受民族英雄的烽火征程。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进行文艺作品和文创产品的创作与推广,结合当地特色,与热河人民光辉的抗战史相结合,打造富有本地特色的红色文化。
立足实践之基,推动孙永勤精神的时代转化。新时代传承弘扬民族英雄孙永勤精神需将其丰富内涵转化为实践力量,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全社会应该积极学习孙永勤的爱国主义情怀、顽强斗争精神和爱民情怀,以学促干落到实处,立足自身实践岗位促进实践转化,积极研究和回应现实工作中面临的新课题新难题。社会治理中要学习其团结百姓的智慧,处处为民着想,不搞面子工程,真正为百姓干实事;科技创新中要勇闯“无人区”、勇战“深水区”,赓续孙永勤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日常生活中爱岗敬业,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警惕历史虚无主义和对英雄的片面解读等错误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继承并弘扬民族英雄孙永勤精神,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鲜明的时代价值。回溯孙永勤浴血奋战的抗战历史,回应孙永勤精神的时代价值,回响在新时代的具体实践,我们要传承民族英雄孙永勤的精神,担当赓续的使命,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共同凝聚起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方能不负英雄、不负时代、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