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对新生党员和新发展党员的教育管理,引导党员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肩负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历史重任,更好的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作风正派、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党员队伍。经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研究,结合我院新发展党员和新生党员实际需求,决定开展党员培训,具体通知如下:
(一)培训时间
2025年9月-11月
(二)培训主题
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
(三)培训内容
为系统掌握党的基础理论知识,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论述,新生党员培训采用“个人、支部、学院党委”三维学习模式,融合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实现线上线下、理论实操相结合的双向赋能,具体内容如下:
1.个人主动学
聚焦自主提升,依托网络党校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理论知识课程学习。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伟大抗战精神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增强预备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爱党爱国情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党规党纪教育,增强党性观念,端正入党动机,把履行党员义务变成自觉行动。
2.支部组织学
围绕“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青年党员的使命担当”两大主题开展分组讨论,分享支部红色教育实践案例。通过案例分享让党员深刻认识到传承抗战精神不是复刻历史,而是像先辈那样学会创新突破,继续不断提高思想觉悟, 增强党性修养, 自觉履行党员义务, 服从党的决议, 遵守党的纪律。抗战中“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指引青年党员应对时代挑战。
3.党委集中学
由学院党委统筹实施,邀请校内优秀党员开展“优秀党员成长分享会”,组织参观校史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主题展览、观看红色影片等,以学习小组的形式组织党员开展心得分享、读书交流、热点问题一席谈等研讨活动, 旨在帮助新生党员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始终牢记党的教诲,坚持“在马、信马、学马、言马”,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努力成长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研究生。
(四)培训安排
新发展党员以及新生党员培训共计16个学时,分为选修课和必修课。其中线上10个学时,通过政治理论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党章党规党纪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榜样宣传教育。线下6个学时,进行主题研讨、集中党课学习、志愿参观实践活动。
(五)培训要求
1.高度重视,统筹推进。需结合支部实际制定详细学习计划,确保培训覆盖无遗漏,杜绝“重发展、轻培养”现象。认真落实,拓宽线上线下渠道,掌握培训的主题意义和活动内容。
2.注重实效,突出特色。鼓励结合专业创新形式,将党性教育与专业实践深度融合。各支部、党员要积极参与各类活动,提交优秀培训主题作品。
3.规范留痕,从严管理。各支部指定专人负责材料留存,包括活动照片、签到表、讨论纪要等,建立支部培训档案,做好相关材料整理留存,提高党员的爱国主义精神、爱校荣校精神、奉献担当精神,服务社会精神,诚信敬业精神,展现良好风貌。
(六)考核要求
1. 线上党课学习
(1)各党员需登录“学习强国”线上平台进行学习,做好学习心得记录。
(2)各支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监督,在培训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提交学时学习监督记录、至少一份心得和一张学习照片。
(3)完成线上课程全部学习、提交学习心得。
2.“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等主题讨论课
(1)讨论课开展之前需完成线上有课程的学习。
(2)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讨论后各小组至少提交一张照片和讨论心得。
3.主题展览、观影等实践活动
(1)需严格按照学院安排进行,不允许迟到、旷到、早退。
(2)实践活动期间应做好活动记录。
培训班具体课程安排和材料收集要求见后续课程具体策划及通知。
(七)宣传保障
在培训期间应做好工作记录,分阶段展开,做好主题系列推送的及时宣发。计划根据培训进度宣发“主题党课学习”“主题讨论课开展”“主题展览、电影观看”等推送多篇。宣传进度、推送数量根据培训情况灵活调整。
附件:2025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生党员和新发展党员培训班名单.pdf
中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马克思主义学院委员会
202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