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青马“新”声 |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优秀榜样经验分享会

9月1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综合楼404教室举办优秀榜样经验分享会。本次分享会由学院新入职教师、南京大学博士周亦垚老师主讲,旨在帮助研究生新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科学方法,提升学术素养与研究能力。

本次分享会以"深植理论根基,精进学术研究"为主题,内容涵盖理论文本研读、版本选择、论文写作与投稿等多个方面。周亦垚老师结合自身研究经验,为同学们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重要版本。周老师详细比较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四个版本(从1965年未发行版至2012年第三版)的选编重点与时代背景,重点讲解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十卷本的内容架构和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周老师进一步引入MEGA1和MEGA2两大历史考证版本的体系差异、卷册划分及检索技巧,通过具体案例说明不同版本在学术引用与深度研究中的适用性,强调扎实的文本功底和版本意识是学术创新的基础,鼓励同学们养成严谨治学的习惯。




微信图片_2025-09-16_212357_881




会中,周老师还围绕"如何高效研读经典"这一重点,建议同学们优先研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第一卷等核心篇目,并配合权威导读与相关研究文献辅助理解。她特别指出,应当注重把握文本的历史语境与理论逻辑,例如通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理解马克思早期异化思想,通过《德意志意识形态》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框架。同时,应系统拓展历史学、政治哲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构建跨学科视野与方法论自觉,从而在理论溯源与现实观照中形成创新意识。她强调,只有将经典文本与时代问题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为学术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微信图片_2025-09-16_212409_093




在论文写作与发表方面,周老师分享了从修改、投稿到回应审稿意见的全流程实用技巧,鼓励同学们保持积极心态,在反复打磨中提升论文质量,勇敢面对学术挑战。整场分享内容详实、逻辑清晰,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指导性,引起同学们的广泛共鸣。

分享会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将认真吸收优秀榜样所传授的经验与方法,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努力做到理论扎实、方法科学、坚守初心,力争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