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实践悟识 | 高村险工筑安澜,东明滩区展新章——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生态文明实践团实践纪实(六)

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是党中央交给山东省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关系滩区群众居住安全的重大民生工程。2025年7月11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生态文明实践团行至黄河菏泽段滩区搬迁的代表性地区——菏泽市东明县,在东明县滩区迁建新村开展实地调研。

鲲鹏安居梦,福祉惠民生

实践团首站前往黄河滩区迁建村东明县鲲鹏新村。鲲鹏新村占地面积979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总投资3.35亿元,在2021年3月实现了滩区居民的整体搬迁,群众期盼的“安居梦”“幸福梦”终于成为现实。




微信图片_20250716194745

实践团全体成员在鲲鹏新村党群服务中心同东明县委相关人员合影留念




实践团成员在调研中了解到,鲲鹏新村成功攻克了征地调地、拆迁清障、引黄抽沙、沉降夯实、民工组织、施工监管、资金筹措、分房选房、搬迁复垦等难题,完成了滩区迁建工作,滩区村民成功摆脱了盖房致贫的普遍现象。迁居新村后,鲲鹏新村在坚决不破坏黄河水生态、做好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工作的同时,积极解决村民就业问题,不断改善搬迁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带动搬迁群众走上致富路、小康路。




微信图片_20250716195020 微信图片_20250716195021

实践团针对调研问卷进行交流         实践团成员就问卷内容与村民沟通




实践团还进一步深入村民生活,在入户访谈的同时为滩区村民进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政策普及,增强村民对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意识,并根据村民需要参与了形式多样的助农服务。




微信图片_202507161950211 微信图片_20250716195022 微信图片_20250716195024

实践团成员为滩区村民提供助农服务




高村铸险工,兴邦治峰洪

随后,实践团一行来到黄河水利委员会高村水文站参观高村险工。据水文站工作人员介绍,该险工位于黄河下游山东“豆腐腰”堤段,是黄河由宽变窄的隘口,也是黄河首批水利遗产。




微信图片_20250716195026

实践团认真聆听工作人员讲解




2005年经标准化堤防建设后,防汛能力显著提升,以抵御花园口站22000立方米每秒洪峰为标准,成为护堤保民的安澜防线,也是水利工程与黄河水文化融合的典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治水兴邦的伟大成就。




微信图片_202507161950261

实践团参观高村险工




滩区植翰林,兴村万物生

实践团跟随东明县沙窝镇同志来到3号村台翰林苑新村。这里基础设施完备,新村服务中心、卫生室、学校、超市等生活设施便利,更设有三个加工车间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村台规划中,以点线面结合的复合绿化模式推进绿化,延伸宜居功能,极大提升了搬迁村民的生活质量。




微信图片_20250716195027 微信图片_202507161950271

微信图片_20250716195028 微信图片_202507161950281

实践团成员在沙窝镇翰林苑新村入户调研




实践团在村中走访得知,自搬迁以来,村民幸福指数大幅提高,基本的生产、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卫生、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就业帮扶政策逐步健全,家庭收入更加多元。

未来,东明县在完成全县搬迁安置工作的基础上,将继续做好滩区搬迁工作的下半篇文章,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大道上,不断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景迈进,让滩区群众在增收致富中持续提升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