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滩区,这片曾经饱受水患侵扰的土地,如今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7月7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生态文明实践团走进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沿着滩区迁建的奋斗足迹,探寻鄄城县滩区迁建村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探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路径。
搬得出:回溯迁建历程,铭记奋斗初心
在鄄城县黄河滩区迁建纪念馆,一幅幅生动的照片、一件件真实的展品,诉说着滩区人民与洪水抗争的顽强精神。讲解员详细介绍了滩区迁建背景、迁建过程和迁建成果,从滩区群众的艰难生活,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再到如今滩区居民的幸福新居,每一个细节都让实践团成员深受触动。
实践团成员走进黄河滩区迁建纪念馆
“过去滩区群众‘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建房、三年还账’,如今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讲解员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实践团成员在参观中切实体会到,滩区迁建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让滩区群众彻底摆脱了水患的威胁,开启了全新的生活篇章。
黄河滩区迁建纪念馆展板
稳得住:推动乡村振兴,焕发生机活力
在鄄城县的乡村实地走访中,实践团成员目睹了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新居林立,道路宽敞,农田生机勃勃。滩区迁建极大改善了群众生活条件,鄄城县滩区迁建坚守“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原则,新村搬迁确保群众稳定生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保险配套完善,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绘就乡村美好未来。
鄄城县六合新村新家园
“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们不仅住上了新房子,还能在家门口就业,收入也增加了不少。”一位居民高兴地对实践团成员说。实践团成员在走访中发现,鄄城县通过滩区迁建和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实现了乡村基础设施的全面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能致富:引领新质生产力,激发经济潜能
从滩区迁建纪念馆出发,实践团一行来到龙蟠科技山东产业园。这里是鄄城县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也是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作为全球排名前列的新能源锂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供应商,龙蟠科技山东产业园以其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实力,为鄄城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实践团参观龙蟠科技山东产业园
在产业园内,实践团成员参观了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和先进的研发设施。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生产工艺和应用前景。这种材料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安全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
龙蟠科技展览馆及压缩氢气塑料内胆全缠绕气瓶
“我们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材料产业基地,为鄄城县的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实践团成员了解到,龙蟠科技山东产业园不仅在技术创新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全部投产达效后,预计将解决3500余人的就业问题,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成为鄄城县新质生产力的标杆。
实践团在龙蟠科技山东产业园合影
在黄河滩区的这片沃土上,经过岁月的洗礼与奋斗,鄄城县的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滩区迁建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开启了以生态经济推动乡村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