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晋韵红迹实践团在王燕晓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八路军驻晋办事处旧址纪念馆,通过沉浸式参观、问卷调查等方式,触摸历史脉搏,感悟跨越时代的“团结”力量。
八路军驻晋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坐落于太原市杏花岭区,以丰富的文物史料与精心复原的历史场景,生动再现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山西开展统战工作、组织军民抗战的壮阔历史。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这里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在华北地区设立的唯一公开办事机构,是党领导运筹华北抗日救亡、实现全民族抗战的中心,被毛泽东同志称为“胜利的支点”。
步入馆内,实践团成员首先被复原的院落格局所吸引,青砖灰瓦的旧式建筑、斑驳的木质门窗,处处透着岁月的厚重。在复原的办事处会议室场景前,实践团成员驻足良久。桌上的煤油灯、墙上悬挂的华北地图、散落的会议记录,仿佛将人拉回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共产党人曾与爱国将领、民主人士围坐在此,彻夜长谈抗日方略,字里行间的共识、争论中的坚持,都化作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生动注脚。纪念馆还系统呈现了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到组织敌后游击战争的决策轨迹,让成员们直观感受到这座“胜利的支点”如何凝聚起全民族抗战的磅礴力量。
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还在问卷调查过程中采访了部分参观者,不少人感慨:“看到那些电报和书信,才真正明白‘统一战线’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复原的会议室太有代入感,仿佛能听到当年的讨论声”。这些反馈也让实践团成员更深刻体会到,文物与场景的力量,正在于让历史从书本走向现实,让精神可感可触。
走出纪念馆,夏日的阳光洒在旧址的青砖上,实践团成员们手中的问卷与实践日志记录着所见所感,而心中激荡的,是对“胜利的支点”背后历史深意的更深刻理解——守护这份记忆,便是传承这份团结的力量。八路军驻晋办事处的每一件文物、每一处场景,都在诉说着中国共产党人团结一切力量抗敌的智慧与担当。今天的参观,不仅是回望历史,更是让我们懂得,这份“团结”的精神,永远是跨越时代的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当以“胜利的支点”的团结伟力为指引,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挺膺担当,让团结精神在青春奋斗中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