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实践悟实|花明薪火实践调研团纪实(二)——参观刘少奇纪念馆,传承薪火淬知行

习近平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大会上指出,刘少奇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7月2日,实践团赴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开展现场学习活动。通过专题参观、实物教学、微党课录制等形式,深入感悟刘少奇同志“勤于学习、知行合一”的精神。




微信图片_20250706220706




纪念馆展览共分九个部分,“走上革命道路”、“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党的正确路线在白区工作中的代表”、“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在党中央领导岗位上”、“参与创立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党内公认的党建理论家”、“人民爱戴的共和国主席”。纪念馆讲解员持续三个多小时的生动讲述,让我们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到刘少奇同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贡献和光辉事迹。




微信图片_20250706220710




纪念馆陈列厅内,一组矿石标本引发实践团的长久驻足。这是1957年,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前身北京地质勘探学院毕业生赠送给刘少奇同志的矿石标本。刘少奇同志回赠了那一批毕业生一把猎枪,并将地质工作者深刻比喻为"建设时期的游击队员",勉励他们不畏艰苦,坚定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游击队员"精神引领着一代又一代地大学子以艰苦奋斗、求真务实之姿,奔赴祖国四海山川,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矿石标本前,实践团录制了微党课,深情讲解刘少奇同志与地质大学朋友们的故事。




微信图片_20250706220713




实践团在纪念馆陈列的刘少奇同志使用的书桌、油灯等实物,了解了“刘九书柜”称号的由来。为寻求救国真理,刘少奇同志广泛研读政治、经济、哲学著作,将学习视为“革命者的终身使命”。毛泽东同志更是这样评价过刘少奇同志:"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

展厅重点展出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多个版本的手稿及早期刊本。该著作系统论述了党员理论学习与自我教育的方法,提出“在实践中修养”的核心观点,成为党的建设的经典文献。




微信图片_20250706220716




这场浸润式学习,既是一次教育精神的溯源,更是一次使命的淬炼。当同志们凝视矿石标本的斑驳纹路、触摸《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泛黄书页时,刘少奇同志“学习为民、教育报国”的信念已化为薪火,点燃新时代的实干激情。




微信图片_2025070622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