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六周年!北地马院师生代表重温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重要精神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前行方向,对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殷切期望。

在座谈会召开六周年之际,北地马院师生代表结合自身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经历,畅谈感悟,分享体会,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和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荣聪贤

马克思主义学院

党委书记

办好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的一件事。六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记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重温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在实现教育强国和学校"上高原"战略目标的伟大征程中贡献马院力量。


杨峻岭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党委副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的“3.18”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学校思政课的重要地位,以及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

作为研究、阐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马克思主义学院必须始终坚持政治为根,思想为魂,培根铸魂,为思政课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未来,北地马院将继续贯彻落实“3.18”讲话精神,推进学院建设取得长足进展,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作用,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建设不断迈向新台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王燕晓

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术委员会主任

总书记强调,思政课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作为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必须要有“大爱”,才能成为学生们理想信念的引领者。

思政课教师的“大爱”首先应体现为对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坚定自信,要能始终自觉的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有机的融入每一堂思政课,把对国家和民族的爱深深的印刻在每一位青年学子的心田,成为指导他们未来人生的灯塔;还应体现在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坚定自信,能真正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思政课的坚实的力量根基,用磅礴的文化力量滋养学生的心灵,成为他们成长发展的不竭的沃土;更应体现在对教学细节的精雕细琢,育人是一次次润物无声的“微风细雨”,教师带着“一身正气”,心正、情正、行正,做好教育的每一个细小环节,用心呵护学生们心灵中的一切美好,言行一致,方可为人师表,铸魂育人才能真正实现。


王满林

马克思主义学院

讲师

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3·18”重要讲话以来,讲话精神始终指引我前行。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面对“Z世代”青年,我尝试将“八个相统一”融入教学创新,采用案例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用学生听得懂、感兴趣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让思政课从“有意义”变得“有意思”。每当看到学生眼中闪烁的理想之光,我便更加坚定:思政课教师的使命,就是要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助力他们成长为有骨气、有底气、有志气的时代新人。未来,我将继续以总书记的嘱托为纲,守正创新、深耕课堂,让思政课真正成为青年学生人生路上的“灯塔”,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接班人贡献青春力量!


朱天涛

马克思主义学院

讲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宏阔的战略视野和深厚的人民情怀,为新时代构建高质量思政教育体系锚定方向,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命题提供了科学指引与实践纲领。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青年研究者,我们既是这一思想体系的传承者,更是践行者,须将理论自觉转化为行动自觉。新时代青年当以“学”筑基,在“真懂”中锻造思想穿透力,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改革创新、青年成长成才的系列重要论述,贯通历史逻辑与现实关切,用学术话语解码思想伟力。


孙龙昊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团委书记、辅导员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为思政教育指明了方向,为思政课建设和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根本遵循和具体指导。重温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我深感教育强国建设和教育高质量发展与自身息息相关。《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发布,为教育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角度看,教育强国建设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这与我们专业使命高度契合。规划纲要提出要全面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这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等教育要实现“量质齐升”,勇担教育强国“龙头”使命。我将牢记嘱托,把总书记的殷殷期望转化为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朱权辉

2022级博士研究生

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思政教育擎画了壮阔蓝图。五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思政课建设实现系统性跃升,制度体系日臻完善,大中小学课程衔接形成有机链条,教师队伍活力竞相迸发,教学内容实现从知识传授向价值引领的范式转换。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生,我们当以“在马言马、在马信马、在马行马”的学术品格,筑牢思想根基。锤炼“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政治定力;涵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人民情怀;秉持“苟日新日日新”的创新思维;锻造“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学术修为。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思政学子更应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书写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青春华章!


姜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

在3·18座谈会上,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强调了思政课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关键作用。总书记用“千秋伟业”、“关键课程”、“不可替代”等关键词,高度概括了思政课的战略地位和历史使命。总书记让我们认清了当前思政课建设面临的现状,明确了我们马院学子的时代任务。我们应深刻领会总书记的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龙星妍

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书记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重温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深感其思想伟力与实践价值。身处理论建设前沿,我们肩负着双重使命:既要深耕马克思主义理论,更要在新时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鲜活实践中探寻发展脉络。站在“两个结合”的历史交汇点,我们将继续以学术深耕回应时代课题,做一个“政治过硬、理想远大、品德高尚、情怀深远、能力可靠”的人。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立志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张馨格

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生会执行主席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六周年之际,重温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让身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的我深受触动。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让我深知思政教育意义非凡。这六年,思政课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教师们努力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与针对性,以“六要”为标杆,坚持“八个相统一”原则,让思政课堂更具魅力。我在学习中也深刻体会到,思政课不仅传授知识,更塑造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未来,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为思政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更多人领悟思政课的价值与魅力。


刘芯怡

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

六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如春风化雨,为思政教育工作指明方向。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这一讲话对我触动极深。讲话中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大意义。它关乎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一环。对于未来将从事思政教育工作者而言,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是我们前行的标杆。

在日常学习中,我努力提升理论素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注时事热点,积累丰富素材,为未来工作筑牢根基。我也将继续努力践行总书记的嘱托,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思政教育工作者,为思政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孙卓

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深切嘱托广大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给学生埋下真善美的心灵种子。

重温“3·18”讲话,我看到,这六年来思政课建设的指导思想日益明确,制度体系衔接更加完善,改革创新的成果显著。我认识到,作为思政课教师的预备军,对我来说“3·18”讲话不仅是理论指引,更是行动指南。“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我们首先要从自身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夯实理论基础,增强政治素养,才能成为立德树人的担当者和践行者。


王楠

校思行社

社长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生,每次重温总书记的讲话内容,都让我备受鼓舞和震撼。在过去几年,我从思政课的受教育者转变成为理论研究者,深刻感受到了思政课建设在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引领下的创新变革。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在不断落实,传统文化知识深入思政课本,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成绩斐然,每一步都是对总书记讲话精神的精准落实,这也让我明白作为一名思政教育者的重任,为我树立了成长的标杆。未来,我将努力蜕变为一名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者,不负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为思政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帮助莘莘学子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刘玥含

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发表六周年,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思政方向的研究生,“3·18”讲话犹如明灯为新时代思政人照亮前行的道路。总书记的讲话系统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为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

在学习讲话过程中,我深刻体悟到:思政不仅是学问,更是信仰的传承。面对世界百年变局,我们既是理论的学习者,更是实践的担当者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当中提出“六要”,不仅是对思政教师的要求,同时也是对万千思政方向的莘莘学子提出的殷切期盼,我们当用青春话语解读中国之治,用新媒体传播真理之美,在乡村振兴、基层调研中让理论扎根大地。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我们愿做时代的“火种”,既在课堂汲取思想力量,更在社会熔炉锤炼担当,努力做到与时代同频,与祖国同行,为民族复兴贡献属于自己的青春力量!



编辑|权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