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积极响应“学雷锋月”行动号召,2025年3月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联合清华附中学院路校区团委,前往北京市怀柔区北房镇大周各庄村开展“党建领航·劳动铸魂·思政共育”主题红色“1+1”共建活动,以“理论宣讲+实践育人”双轮驱动,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清华附中学院路学校团委书记赵婷、团委挂职干部庞文瑾,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党建工作负责人、团委书记孙龙昊,两校党团员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党建赋能,共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活动伊始,大周各庄支部书记柳彦国现场为同学们讲述了大周村"党建引领"+"产业富民"的蝶变故事,鲜活了展现"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基层治理实践,令在场师生深切感悟“党建红”与“乡村绿”融合共生的生动实践。
理论铸魂,深植雷锋精神时代根脉
在理论宣讲环节,支部党员代表赵雪彤以《学习雷锋精神,弘扬传统美德》为题,结合青年责任与志愿服务,号召大家以行动诠释奉献精神。党员代表杨晨雨带领大家学习了政府工作报告,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雷军接受采访”为切入点,结合两会热点解读政策蓝图,展现青年党员"带着热气"学理论、"接着地气"讲政策的硬核实力。
党课结束后,两校党团员代表展开热烈讨论,从不同学龄阶段的视角体悟雷锋精神,学习两会知识,推进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
劳动砺志,共筑思政育人实践课堂
理论滋养思想,实践锤炼担当。两校党团员代表共践"美丽乡村守护行动",分组对大周各庄村主要街道、公共区域进行清扫,清理垃圾杂物,改善村庄环境,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随后进入大棚,在当地农民指导参与蔬菜种植、浇水、除草等劳动,体验农耕生活,了解农业生产知识。在劳动过程中,大家相互帮助、相互协作,学习雷锋同志团结友爱的精神,体会劳动创造价值,为乡村农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创新赋能,厚植绿色发展新优势
劳动结束后,党团员代表们在大周各庄村乡村振兴协理员黄淼的带领下参观调研了“渔阳田园”农业科技园区、“衣食在周”绿色果蔬采摘园、“渔阳郡四时里田园”农文旅示范基地等重点项目,实地了解大周各庄村集种植、采摘、休闲、教育为一体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从育苗到管护,从种植作物到发展文旅经济,大家在实地参观中探索现代农业科技的魅力,体悟劳动创造价值的真谛,为这场“行走的思政课”画上圆满句号。
编辑|权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