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4·25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走深走实,2024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清华附中学院路学校、北京市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学校开展党建团学交流合作,实施跨学段党团班队一体化衔接的高质量教育培养举措,把握关键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新模式,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党建+思政”深度互融
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育人活动
学院学生党支部以“聚焦思政一体化、共绘育人同心圆”为主题,在各类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多项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支部在附中开展“读书沙龙活动”,学生党员代表以读书分享的形式引导中学生学习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把握住青年学生的“拔节孕穗期”,将马克思主义文化融入“大思政”格局。联合附中学子开展敬老志愿服务活动,前往学院家智慧养老中心—慧龄空间,为老年人讲解蓝牙功能的基本概念、设置步骤以及使用场景,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联合附中、三小、21学校中小学生,开展“传承一二·九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思政一体化实践活动,以微党课讲解、诗朗诵、重温入党、入团、入队誓词的方式传承红色基因,开展全年龄段的爱国主义教育。支部活动获评校10-12月优秀党日活动案例。
与清华附中学院路校区中小学生开展读书交流会
共同开展敬老志愿服务活动
开展大中小思政一体化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党建+专业”聚力赋能
为中小学生讲好党团理论知识
学院以“把握第二课堂重要阵地”为导向,重点选拔学生党团员骨干,构建“选题-备课-试讲-打磨”的全链条工作模式,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高中思想政治课相关知识点,以高年级研究生视野拓展中小学生思维,组织党团员骨干前往附中授课。促进党团员骨干将社会实践、劳动教育、就业能力提升有机结合,在个人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强化学生党员的使命担当。截今为止,已面向附中入团积极分子开展授课9次,覆盖中小学生超700人。
周天翔
《中国青年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吴睿思 许玉欣
《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 《弘扬五四精神 担当时代使命》
聂潇 尉悦
《从入团誓词看青年当有何为》 《奋进新征程 共筑中国梦》
刘可心 王楠
《认识新发展 奋斗新时代》 《萤火微光,愿为其芒》
赵冰玉 张世杰
《筑信念之巢,寻理想之光》 《淬爱国之心,铸少年精神》
机制探索:大思政模式助推学生党支部建设
(一)筑牢组织根基,坚定学生党员理想信念
建体系,突出一个“凝”字。在推动大中小思政一体化的建设过程中,学生支部以“党建”引领,推动“一主多翼”建设,各个学段的融合育人模式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引导学生党员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让思想政治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增强支部凝聚力。
(二)细化教育管理,助力支部制度建设
定计划,突出一个“谋”字。党支部在日常工作中做好上下、内外衔接沟通,依托各类主题活动建立好支部信息资料库、微党课素材包等,也通过党员同志在活动中的日常表现做好党员考核。
(三)强化能力培养,促进党员同志全面成长
夯基础,突出一个“实”字。在各类活动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学科优势,探索学段、学科、学生之间的融通,通过不断的学习、记录、微党课备课等方法,增强理论功底,让学生从“听众”变“讲者”,促进党员同志“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健康成长。
助推党支部自身建设
体系构建:共画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同心
通过全新模式探索,打破了传统教育阶段的界限,将大学、中学和小学的思政教育视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党建引领、统筹规划和精心设计,实现了各阶段教育内容的有效衔接和递进式深化。如在授课过程中,通过结合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确定授课主题,实现研究生科研任务、党员先锋服务和专业赋能实践的有机融合,实现大中小共同育人的目的。学院1名2024届硕士毕业生在授课结束后成功通过选聘,成为天津市某中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
科研任务、党员先锋服务和专业实践的有机融合
编辑|权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