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1日到7月15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智汇乡村”北京地区实践团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将科普知识的传播与党政理论深化相结合,分别在北京市门头沟区、通州区、丰台区开展了“科普筑基,党建引航”的系列科普活动,旨在全面提升农民群体科学素养。
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镇东山村位于镇的最东边,依山而建而得名。主要支柱产业为京白梨产业,建有千亩京白梨生产基地。针对当地特殊地理环境、产业特点,2024年7月11日,实践团在门头沟区军庄镇东山村开展调研,并融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进行科普宣讲,助力北京生态文明建设。
实践团成员祝宗慧通过阐述什么是“两山理论”,“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塞罕坝精神的讲解,向农民群体强调了绿水青山对于人类社会的长远价值,展现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和关怀,同时激发了村民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热情和责任感。村民们深刻认识到,保护好身边的自然环境,就是守护自己及后代的幸福家园。
活动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与军庄镇东山村党建助理研究员张云飞进行访谈。张云飞提到,军庄镇的林场治理不仅带来了生态效益,并且推动了本村的经济发展,深刻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强大力量,并且对实践团成员的讲解给出了极大好评。
食为政首,粮稳天下安。2024年7月12日,实践团来到通州区永顺镇新建村,开展“守护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党建理论宣传活动,力求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多措并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营造种粮爱粮节粮的良好氛围。
实践团成员通过分发问卷、现场讲解等方式向村民宣讲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让农民群体及时掌握各项惠民政策。同时,实践团成员韩蓉进行“保障粮食安全 端牢中国饭碗”为主题的理论宣讲,对我国粮食安全政策及生产现状进行讲解,进一步传播“光盘行动”“多元膳食”“健康消费”等绿色健康理念,呼吁广大群众争做种粮爱粮节粮的倡导者、宣传者和践行者,提升了群众“粮食安全”的使命感,农民群体纷纷表示将继续坚持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工作理念。
针对北京市丰台区玉泉营街道黄土岗村农民群体年龄特点,2024年7月15日,实践团成员来到丰台区玉泉营街道黄土岗村,给当地农民群体进行一场基层科普行宣传活动,让高龄农民群体了解并更好地运用人工智能和科学技术。
首先,针对当地农民特点开展了一场智能应用软件的科普讲座。实践队成员耐心细致地讲解了如何下载、安装以及登录手机智能应用软件。以快手为例,亲自演示了如何在快手上转发有趣视频、发表评论、为喜欢的作品点赞,以及如何查看和管理自己发布的视频内容,使当地农民了解到一个展示自我,学习交流的网络平台。
其次,为了让当地农民切身体验科技的魅力,增强科普活动的趣味性。实践团成员引导当地农民体验“VR眼镜”、亲手操作小米打印机。通过这一系列互动教学,不仅提升了当地居民的数字技能,还促进了村内的信息交流与文化共享。
最后,居民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既实用又有趣,让他们更好地融入了数字时代的生活,感受到了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与乐趣。
此次服务活动不仅是科普与党建的有机结合,更是党在基层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体现。“智汇乡村”北京地区农民群体科学素养提升实践团将继续深化科普与党建的融合创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
编辑|高菁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