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悦读百年党史”第三期 | 国共合作,共创大业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东召开。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改组了国民党组织,即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选举了有共产党员参加的新一届中国国民党中央领导机构,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形成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等重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此次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合作是一次正确的决策,这是由中国现阶段的革命任务决定的,是由中国工人阶级的现状决定的,是由国共两党共同的政治基础决定的,国共合作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策略原则的。但是到了大革命的后期,1927年,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右派不顾以宋庆龄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的坚决反对,宣布与共产党决裂,发动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公开叛变革命,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图片15

 

图片18


虽然第一次国共合作是以失败告终,但它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开创了大革命的新局面,促进了黄埔军校的创建,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创立和发展,壮大了共产党的力量,为共产党培养了一大批经过实际斗争锻炼的干部。但是,这次国共合作给中国共产党的经验教训也是极其深刻的: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是必要的、正确的,但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这是革命成败的关键;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军,农民问题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心问题,必须放手发动农民,坚决依靠农民,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必须重视武装斗争,建立党和人民直接掌握的革命军队。

 

(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文|王铄钰 编辑|姜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