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师生收看 “名师大家讲党史”系列网络公开课第三讲

 

微信图片_20200924173710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观看“名师大家讲党史”系列网络公开课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四史”的重要讲话精神,9月23日下午15:00,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思政课教师以及全体研究生在学19楼201教室收看了“名师大家讲党史”系列网络公开课第三讲,本次课程的主讲人是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

  本次课程的主题是从“四史”看中国道路,课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学“四史”的目的,即让我们知来路,守初心,强自信,走好未来的路。第二部分是四史之间的关系,陈副主任表明“四史”是有机统一的历史,不能把它们分开和割裂,更不能对立起来。在第三部分中陈副主任分别从“从党史看中国道路、从新中国史看中国道路、从改革开放史看中国道路以及从社会主义发展史看中国道路”四个方面详细的阐述了本文的主题。陈副主任指出要从党史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和平改造道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探索开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四条道路,从中体会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千辛万苦和付出的巨大代价;从新中国史看中国道路,要把握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密不可分的联系,了解新中国的特色,感悟从旧中国向新中国发展的奋斗历程;从改革开放史看中国道路,要明确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既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从社会主义发展史看中国道路,要明确中国道路的开辟与发展使社会主义模式从苏联模式转变为中国道路,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第四次重大飞跃。最后陈副主任从构成形态、宏观规定、治国理政和实践领域层面指明了中国道路的内涵与四个自信。

  本次课程在老师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课程对做好“四史”教育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这次讲座,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更加明确了如何从“四史”教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道路的内涵,坚定了对中国道路的自信;同学们也会不断强化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守初心,为促进新时代我国社会的繁荣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文| 刘晓锐  图| 龙穗  编辑| 李梦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