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术论坛在我校顺利召开

 

图片1

参会专家合影

 

图片2

杨峻岭教授致开幕词

 

图片3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许燕教授作报告

 

图片4

青年学者在会上交流讨论

 

  2019年12月6日,2019年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术论坛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所主办,邀请了国内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的多位资深专家和青年学者,报告他们的研究并开展交流研讨,为促进交叉学科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参会的嘉宾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原副校长余际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许燕教授、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林英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峻岭教授,及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近百位师生。

  开幕式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陶塑副教授主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峻岭教授致开幕词,简要介绍了此次论坛的目的意义,并对莅临现场的各位专家、老师和同学们表示欢迎和感谢。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前任会长、北京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心理学报》和《心理学探新》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许燕教授就社会变迁与大学生价值观的演变这一主题作特邀报告。她对自己二十多年开展的价值观追踪研究结果进行了阐述,提出政治影响文化、文化通过社会价值观影响人,并主要探讨后一路径。她主要谈到三方面问题:一是社会价值观的界定及划分;二是社会价值观发展的关键期;三个是具体的社会关键事件,如法轮功、SARS、汶川地震、奥运会及当今乌卡时代等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许教授将质性分析、量化追踪、大数据研究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探讨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状况,更分析了国家导向、社会背景的影响,对价值观教育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教职委委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影响力人物标兵、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林英教授就团队心理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这一主题作特邀报告。她指出,现在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每个团队都面临极大的压力和挑战。她将个体心理资本这一概念拓展到团队层面,通过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来探讨团队心理资本对于团队创新绩效,尤其是科技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了其背后的中介因素,对我国建设科技团队、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会议的主题报告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卢焕华副教授主持,邀请了国内五所高校的青年学者报告自己正在开展的研究,表达了对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结合的独到思考。首先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郑建军副研究员做题为“青年政治认同与国家稳定的关系:政治参与和政治沟通的作用”的报告;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兰天博士做题为“‘中国梦’如何增强集体自尊?——国家概念的二元差异理论”的报告。随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敬一鸣助理研究员做题为“中国大学生文化心理大调查:初步发现”的报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陶塑副教授做题为“大学生英雄观:价值取向与自我建构的影响”的报告。最后,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吴胜涛副教授做题为“全球化时代的价值失调问题”的报告。

  首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术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我们提供了马克思主义学科和心理学科交融碰撞的机会,我们相信这一交叉学科在未来会拓展出崭新的研究领域,涌现更多的科学成果,并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全方位的理论支撑。

 

编辑|李梦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