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校长与学生互动
孙校长发表讲话
杨峻岭院长主持
10月24日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面向全校师生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系列精品课程《生动中国》在教4-109报告厅正式开讲,现场近200名师生共同学习了本次课程。
第一期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峻岭主持,主讲人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副书记、校长孙友宏教授,授课主题为《认识和保护极地行动》。
极地强国建设是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目标,为我国极地工作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授课伊始,孙友宏教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南极科学考察意义重大,是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和“更好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的重要讲话内容,导入了本次授课的主题。
讲授过程中,孙友宏教授将科学知识和自身实践紧密结合,从“认识极地”“中国极地考察行动”“极地科学钻探行动”三个层面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讲述了南北极的地理概况和历史形成、南极大陆的矿产资源和植物分布以及国内外科学考察现状。随后又重点讲解了中国35年来关于极地考察的进步历史、装备水平和前沿发展。最后,孙教授进一步指出,相对于冰盖之上的大陆层面,极地的更多奥秘在于冰盖以下的世界,因此极地科学钻探行动应该成为我们孜孜不倦投入其中的研究课题,更是我们为建设极地强国所要努力的方向。
听课过程中,在座的老师同学们都在认真记录和思考。
课程最后,孙教授总结道,南北极的科研奥秘一直是各国的科研技术的前沿问题,我国的极地研究虽起步较晚,但是通过不断努力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极地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地与孙教授进行交流,深入探讨了极地勘探的专业问题。
最后,孙教授以王安石的名言勉励同学们: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90分钟的课程,同学们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更学习到了地质人“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探索精神,相信未来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会推动极地探索事业的发展!
文|王彧 图|崔佳琦 编辑|张咪